環保的相關知識

1153
發表時間:2018-07-04 11:55

一、我家的低碳生活行動

    如今,低碳生活已成為一種潮流,但是不能因為時尚才低碳,而是要把低碳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但是,低碳又是什么,我們又該怎樣低碳呢?我認為主要可以從節電、節氣和回收三個方面來行動。
   一是節電
   每次出門,媽媽總會提醒我:隨手關燈。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卻有著很大的力量。你想,如果每個人都節約一度電,那么,全球60億人節約下來的電能就能點亮一座城市!可能有些人會說:我用電都是因為需要。但是,回想一下:難道睡覺時床頭一定要點燈嗎?難道電腦不用時也要整天開著嗎?難道手機充滿電后充電器需要不拔嗎?……實在是有太多太多的電能被我們浪費了,這更需要我們參與到節電的活動中來。
   二是節氣
   節氣,就是減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會導致溫室效應,使地球表面溫度升高,兩極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由此可見,減少二氧化碳是多么重要??墒?,我們又應該怎樣做呢?當一輛輛奔馳、跑車……在馬路上行駛時,車子排出的二氧化碳足以危害人們的健康,不如改騎自行車,既能鍛煉身體,又環保;夏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開著空調,卻造成了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如改用扇子。
   三是回收
   回收也就是重復利用,回收利用,減少消耗,減少碳排放。例如廢玻璃,廢玻璃細小鋒利,容易傷到人。但如果回收一噸廢玻璃可以節約煤炭10噸,電100度等。例如在日常打印機的使用過程中,在長時間不使用打印機時注意關閉打印機,減少碳排放。并且充分利用雙面打印功能,提高紙張的雙面利用率。如果全球60億人都雙面打印紙張,就相當于保護半片森林。有次,媽媽準備把淘米水倒掉,奶奶卻攔住她,說:淘米水還可以澆花呢,可別浪費??!媽媽就半信半疑的照做了,果真,效果可真不錯!這也是回收利用啊。讓我們努力起來,讓低碳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讓低碳成為一種習慣,落實到日常的行為中。

二、電子垃圾企業度日如年,華新綠源被逼網上找垃圾

  正規的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度日如年

2013421日,北京蘇寧電器北太平莊店一樓內,一個一米長的回收手機服務臺擺放在手扶電梯旁邊,里面站著一位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不時有人前來咨詢,請他為舊手機估價。

  這個年輕人叫孫志磊,是華新綠源環保產業集團公司的一名員工,現在也是華新綠源所建的香蕉皮網站的負責人。整個上午,他只收到了一部舊手機。孫志磊介紹說,一般來說回收到的手機都是型號老、款式舊的手機,價格也都在5元左右。即使是主板、屏幕完好,能夠正常使用的手機回收價也很低。

2011年底,持續兩年的家電以舊換新政策正式退出。沒了補貼,消費者更愿意把電子垃圾賣給出價更高的黑作坊。正規的回收企業反而買不到足夠的原料。像華新綠源這樣的回收企業正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怎樣增強企業自身的造血能力,在市場的壓力下生存下來。

  如今,蘇寧門店邊上的回收攤點和正處于試運營階段的香蕉皮網站,正是華新綠源為了尋找新的來料渠道所做的嘗試。

  快斷流的靜脈

  華新綠源成立于2006年,是全國廢舊家電回收處理試點企業之一。自成立以來,華新綠源發展速度驚人,吸引了很多北歐、日本的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前來參觀。而華新綠源和它所在的行業也被外界形象地稱為靜脈公司第四產業。

靜脈產業的概念發源于日本。正如人體的血液在通過動脈為身體輸送養分后,再由靜脈流回心臟參與到下一輪的循環一樣,回收處理企業將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產生的廢棄物轉化為可重新利用的資源,從而實現各類廢物的再利用。

  對于華新綠源而言,2012年著實是難熬的一年。去年,華新綠源的電子垃圾處理量從2011年的150萬臺驟降至30萬臺,這一業績甚至比不上2009年。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曾發表題為《回收——化電子垃圾為資源》的報告指出,中國一年的電子垃圾產量約230萬噸,并且增長迅速,中國正在進入電器報廢的高峰期。

  此前,以舊換新政策保證了80%以上的報廢電器能夠流向正規的處理企業。這給華新綠源帶來了巨大商機,從2009年至2011年,華新綠源的回收處理總量超過300萬臺。但政策一結束,這些電子垃圾又都流向了違規作坊,這甚至讓年處理能力達240萬臺的華新綠源停工了8個月。

  違規的黑作坊通常會把舊電器粗暴拆解,將能夠正常利用的零部件二次流通到市場,為翻新手機提供造假的原材料。在從電子垃圾中提煉出貴金屬后,他們便把剩余部分全部用濃硫酸中和,最后將這些廢液直接排放。

  相比之下,像華新綠源這樣的正規企業的處理成本要高出很多。

  華新綠源市場部經理苑杰對《中國經濟周刊》說:工廠里有一整條生產線是從臺灣進口的,其他的部分是自行設計。為保證處理后的廢料達標排放,這些生產線和機器的價格不菲。

  高成本、低利潤的現狀限制了華新綠源的議價能力,大多數社區居民和回收家電的小商販選擇把廢舊家電賣給了出價更高的小作坊。

  記者在華新綠源的工廠參觀時發現,工廠里的很多機器都沒有開動,苑杰說,只有垃圾到一定量了,機器才能開動,否則成本太高。

等米下鍋的寒冬已經讓電子垃圾處理企業度日如年,稅收機制不合理、補貼到位慢無疑是雪上加霜。

  華新綠源總經理王建明舉例說,假設從居民處收購一臺電視機100元,但居民不可能給處理企業開100元的發票,那么企業在繳納增值稅時,默認成本為0,沒有任何抵扣。他抱怨道:“17%的綜合稅率對我們來說太高了。

  王建明說,即使去年的經營狀況不佳,但公司的納稅額依然高達1000萬。

  在華新綠源,不同的電器,拆解處理后的利潤也不同。例如一臺29英寸的電視回收價在50元左右,算上物流費就超過70元,拆解和廢料加工花費40元,這樣生產成本差不多是120元。不計稅收,提煉后產品的售價僅100元,算上國家補貼的85元,利潤僅六七十元。

當環保話題沸沸揚揚充斥你的四周,你依舊不知自己能為地球做些什麼嗎?

當能源危機席卷整個地球,沖擊整個大環境,你還是不知道能為自己做些什麼嗎?

地球只有一個,身為地球的一分子,只要你肯邁出一小步,地球就將邁出一大步……

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顆美麗的藍色星球,她就是我們的家──地球。這顆藍色的星球,為我們提供充足的陽光、甘甜的雨露、奔騰的河流、浩瀚的大海和各種各樣豐富的資源。地球上的生命在她的滋潤下棲息繁衍,生生不息。

然而,你知道嗎?就在我們大興土木建設家園、大肆揮霍埋藏千年的能源時,地球正遭受著巨大危機。地球發燒了!在過去的上百年間,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了1度;冰川消融,海面上升,不知哪一天我們會置身汪洋之中。洪水沖走了家園,颶風席卷了城市,是天災還是人禍?乾涸的大地張開大口呼喚雨露,難道最后一滴水真的是我們的眼淚?我們的煤炭、石油、天然氣還能用多久?我們的后代子孫還有可用的資源嗎?面對種種危機,我們還在等什麼?

也許我們現在還不能深入到環境科學領域的研究,也許我們還不能對全球暖化、海平面上升發表核心言論,但就讓我們從身邊的事做起吧!節約一滴水,節省一度電,多種一棵樹,少伐一片林,抵制有害產品,支援綠色產品,讓我們的綠色足跡遍布整個星球,用我們的小行動拯救大地球!世界也會因為我們的努力變得更加美好……

三、有關環保的100個知識廢舊電池的危害

有關資料顯示,一節一號電池爛在地里,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紐扣電池可使600噸水受到污染,相當于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在對自然環境威脅最大的幾種物質中,電池里就包含了汞、鉛、鎘等多種,若將廢舊電池混入生活垃圾一起填埋,或者隨手丟棄,滲出的汞及重金屬物質就會滲透于土壤、污染地下水,進而進入魚類、農作物中,破壞人類的生存環境,間接威脅到人類的健康。 健康提示:當你更換電池時候,可選購不含鎘和汞的環保電池(帶有NOMERCURY/CADMIUMMERCURY&CADMIUM FREE的標志,有的是MERCURY標志)。


四、有關環保的100個知識有關環保的行為規范

1)節水為榮——隨時關上水龍頭,別讓水白流,節約用水。2)監護水源——保護水源就是保護生命 3)一水多用——讓水重復使用 4)阻止滴漏——檢查維修水龍頭 5)慎用清潔劑——盡量用肥皂,減少水污染 6)關心大氣質量——別忘了你時刻都在呼吸 7)隨手關燈——省一度電,少一份污染 8)節用電器——為減緩地球溫暖化出一把力 9)減用空調——降低能源消耗 10)支持綠色照明——人人都用節能燈 11)利用可再生資源別等到能源耗竭的那一天 12)做公交族”——以乘坐公共交通車為榮 13)當自行車英雄”——保護大氣,始于足下 14)減少尾汽排放——開車人的責任 15)用無鉛汽油——開車人的選擇 16)使用再生紙——減少森林砍伐 17)替代賀年卡——減輕地球負擔 18)節糧新時尚——讓節儉變成榮耀 19)控制噪聲污染——讓我們互相監督 保護土地

20)維護安寧環境——讓我們從自己做起 21)認環保標志”——選購綠色食品 22)用無氟制品——保護臭氧層 23)選無磷洗衣粉——保護江河湖泊 24)買環保電池——防止汞鎘污染 25)選綠色包裝——減少垃圾災難 26)認綠色食品標志——保障自身健康 27)買無公害食品——維護生態環境 28)少用一次性制品——節約地球資源 29)自備購物袋——少用塑料袋 30)自備餐盒——減少白色污染 31)少用一次性筷子——別讓森林變木屑 32)舊物巧利用——讓有限的資源延長壽命 33)交流捐贈多余物品——閑置浪費,捐贈光榮 34)回收廢塑料——開發第二油田” 35)回收廢電池——防止悲劇重演 36)回收廢紙——再造林木資源 37)回收生物垃圾——再生綠色肥料 領養樹——做綠林衛士

39)回收各種廢棄物——所有的垃圾都能變成資源 38)推動垃圾分類回收——舉手之勞戰勝垃圾公害 39)拒食野生動物——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 40)拒用野生動植物制品——別讓瀕危生命死在你手里 41)不獵捕和飼養野生動物——保護有脆弱的生物鏈 42)制止偷獵和買賣野生動物的行為——行使你神圣的權利 43)做動物的朋友——善待生命,與萬物共存 44)不買珍稀木材用具——別摧毀熱帶雨林 45)植樹護林——與荒漠化抗爭 46)領養樹——做綠林衛士


聯系我們

如想進一步了解相關信息,請給我們發送電子郵件,同時也歡迎您致電我們公司,我們的客服人員將耐心為您解答!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花東鎮朝陽路88號
020-86958131 020-86957018
: gzyikang@126.com
在線客服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五 :8:30-17:30
周六至周日 :9:00-17:00
 聯系方式
客服熱線:020-86958131
郵箱:gzyikang@126.com
會員登錄
登錄
其他帳號登錄:
我的資料
留言
回到頂部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蜘蛛词>|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 <文本链>